-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7:38 点击次数:63
图片
陈著,字谦之,宋朝词人,白鹭书院山长。其《次韵戴成叔·其二》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哲理,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生和谐共生的画卷。诗中通过对蟋蟀秋鸣、反舌夏寂的描绘,巧妙地引入了天地万物与时间的主题,进而引申出达人穷理、动静有时的深刻内涵。
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、顺应时节变化;要执着追求真理、不断提升自我;更要动静有时、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衡。这些启示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与修养,更对于我们理解自然、感悟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图片
次韵戴成叔·其二
陈著〔宋〕
蟋蟀秋乃鸣,反舌不鸣夏。
天地如草亭,万物寄虚架。
达人穷物理,嗜理如嗜炙。
动静各有诗,油然会心舍。
图片
【壹】
蟋蟀秋乃鸣,反舌不鸣夏。
释义:蟋蟀在秋天才会鸣叫,而反舌鸟则不会在夏天鸣叫。
古语有云,“万物皆有时”,正如《礼记·月令》所言,“孟秋之月,蟋蟀居宇”。诗人借此自然现象,启示我们顺应天时,尊重自然法则,方能和谐共生。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,更是对生命节奏的深刻理解。
在自然界中,每一个生命体都遵循着既定的轨迹,或春生夏长,或秋收冬藏,它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韵律。我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,亦应顺应自然,与之和谐共处,方能领略生命的真谛。
图片
【贰】
天地如草亭,万物寄虚架。
释义:天地仿佛是一座草制的亭子,万物都寄托在这虚无的结构之中。
此句让人联想到《庄子·齐物论》中的“万物与我为一”,以及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”的哲学思想。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宇宙万物,将天地比作草亭,万物则如同寄居其间的过客,这一比喻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宇宙的浩瀚。
在宇宙的广阔舞台上,万物不过是短暂的过客,它们的存在与消逝,如同草亭中的风雨、阳光与四季更迭,既是自然的馈赠,也是生命的启示。这启示我们,应珍惜每一个当下,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伏与变迁。
图片
【叁】
达人穷物理,嗜理如嗜炙。
释义:博学之士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,他们对真理的喜爱就如同对美味炙肉的渴望。
正如《大学》所云,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”。诗人笔下的“达人”,是那些勇于探索未知,不懈追求真理的智者。他们对物理世界的深入探究,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望,更是对生命奥秘的无限向往。
这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,正是人类智慧的闪光之处。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,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,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这启示我们,应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,勇于探索未知,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认知边界。
图片
【肆】
动静各有诗,油然会心舍。
释义:事物的运动和静止都有其特定的时机,自然而然地就能体悟到心灵的归宿。
此句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诗人以诗意的眼光审视世界,发现无论是喧嚣还是宁静,都能触动人心,引发共鸣。这种对美的敏感捕捉,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世俗的心境。在繁忙与宁静之间,我们亦能寻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。
这启示我们,应学会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变迁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。正如古人所言,“心远地自偏”,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宁静致远的心,便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。
图片
END图片
图片
与君共勉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